奇跡是這樣創造出來的
—— 鳳凰分公司創造一項國際先進選礦技術小記
通訊員 覃榮才 蘇思蘋
9月5日,從北京傳來消息:鳳凰分公司一項科研成果——“難選火燒錫多金屬貧礦選礦關鍵技術研究與應用”通過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鑒定,整體技術達到國際先進水平。鳳凰分公司全體職工為之興奮,但是也有不少職工和兄弟單位不敢相信這個爆炸性的消息,因為在他們看來,鳳凰分公司一直以來技術人員比較少,多年來沒有獲得一項科技成果獎,直到去年才有幾條合理化建議和QC成果上報,較有經驗的技術骨干和擔任中層管理人員的技術人才紛紛調走,整體技術力量比較薄弱……等等,這不得不讓人們產生疑問,但是他們又不得不相信這個事實。
鳳凰分公司作為華錫集團旗下的一個主力選礦廠,興建于上世紀50年代,歷經風風雨雨的她,積累了豐富的選礦經驗,也曾做出了一個又一個輝煌的成就。隨著富礦資源的枯竭,2002年,該分公司開始由處理富礦轉為處理細脈帶火燒錫多金屬貧礦,該礦石品位低,性質極為復雜,因地熱高溫起火燃燒產生大量灰泥,泥灰含量大,錫石易過粉碎,鉛鋅礦物氧化率高,選別難度大,國內外尚無其他選礦廠選別此類特殊礦石,因此沒有現成的技術可供借鑒,各項生產指標很低,經濟效益也很差,三年來連年虧損上千萬元。如何扭轉這個被動局面,摘掉虧損的帽子,改善職工的生活處境,嚴峻地擺在了鳳凰分公司每個職工面前。
2005年,鳳凰分公司以選礦高級工程師、經理陳錦全和黨委書記李金波為首的新一屆領導班子著力于以科技帶動生產,全面推進技術創新、技術攻關和技術改造活動,于6月份開展了聲勢浩大的“扭虧增盈大會戰”,集團公司總經理李仕慶、副總經理姚根華等集團公司領導頻繁到生產現場進行指導,柳州華錫有色設計研究院和車河選礦廠調出技術精英常駐鳳凰分公司開展技術攻關活動。這次“大會戰”取得了很大的勝利,各項指標都有了很大的提高,甩掉了常年虧損的帽子。在此基礎上,鳳凰分公司進一步提出了全面開展科技興廠的生產經營工作思路——“簡化流程,降低成本,加強細泥濃縮歸隊,綜合回收細粒級鉛鋅,提高金屬回收率,規范管理,提高效益”。該廠技術人員圍繞這一思路,集思廣益,艱苦奮斗,解決了一個又一個技術難題,為這這項技術整體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奠定堅實基礎,為鳳凰分公司的發展創造更加廣闊的空間。以下是該項技術重點解決的幾個主要技術難題:
——開發了分支分步聯合濃縮脫水新工藝技術,提高金屬回收率和回水利用?;馃V泥灰含量大,礦漿溢流中微粒錫、鉛銻、鋅金屬大量存在,如果不加以妥善回收,這些微粒金屬將會隨礦漿溢流大量流失,嚴重影響選礦回收率。鳳凰分公司技術人員通過試驗認真探討了大分子量絮凝劑對微細粒錫、鉛銻、鋅礦物絮凝沉降的效果,開發了新的濃縮脫水技術,把各種溢流按性質特點分支分步進行濃縮脫水,溢流濃度由2%降至0.4%左右,鉛銻鋅礦物細泥歸隊率提高約2.5個百分點,硫化礦混浮給礦濃度提高到45%以上,浮選效果明顯改善,藥劑單耗相對降低5~10%,廠內回水利用率由原來的25%左右提高到55%左右,總回水利用率達到85%以上,新水的使用量由原來的6.3噸/噸左右降低到2.7噸/噸左右,生產用水能耗降低了2.3度/噸,達到了減排節能的目的。
——優選了適合火燒錫多金屬礦中鉛銻浮選的活化劑和捕收劑,提高浮選精礦品位和回收率?;馃V礦石性質復雜,氧化率高,高氧化程度的鉛銻鋅礦物用常規的硫化礦浮選藥劑不能取得良好的浮選指標;同時火燒礦中還存在可浮性較好、性質與鐵閃鋅礦相近的磁黃鐵礦,含量較高,嚴重影響了鉛、鋅精礦的選別指標。一個又一個技術難題考驗著鳳凰分公司,技術人員們不怕苦不怕累,忘記自己的假日,也忘記自己的周末,長期扎根在生產一線,為提高鉛銻鋅精礦質量和回收率指標而進行反復摸索和試驗,認真探索火燒氧化鉛銻鋅礦物的活化劑和選擇性捕收劑以及它們與普通硫化礦浮選劑的組合作用。技術人員們對多種藥劑單獨使用或混合使用分別進行試驗,優選出火燒氧化鉛銻礦物的活化劑,另外,還探索了氧化鉛銻礦的選擇性捕收劑以及它們與普通硫化礦浮選劑的組合作用,并成功地應用于生產。到2007年6月止,全浮選尾礦中錫金屬的回收率達到85%以上;鉛銻鋅浮選作業在保持同等精礦質量的前提下,鉛銻精礦回收率由原來的49.48%提高到63.57%;鋅精礦回收率由56.35%提高到65.58%,指標大幅度提高。
——改進創新了雙室雙傳動鋸齒波跳汰機,應用中細粒礦石聯合丟廢技術,提高尾礦丟廢率,降低前重金屬損失率。鳳凰分公司技術人員通過認真查定,發現前重丟廢率較低,跳汰尾礦品位偏高,金屬損失大。為此,鳳凰分公司組織技術人員對此進行了專門攻關,發現原先采用的單室鋸齒波跳汰機對礦石性質變化的適應性差。針對這個問題,鳳凰分公司進行了多方面試驗研究,并進行雙室鋸齒波跳汰機模擬試驗,對跳汰機生產廠家原先生產的雙室跳汰機提出了鼓膜傳動機構由雙室單傳動改為雙室雙傳動,以利于各室操作參數及精礦質量和產率等方面的調節,大大降低傳動機構的故障率等多方面改進意見。改造型雙室雙傳動鋸齒波跳汰機的投產應用,基本上解決了單室鋸齒波跳汰機在生產中存在的問題,選礦生產能力由2004年的1700t/d穩定提高到2000t/d,同時,由于雙室跳汰機可以產出兩種不同品位的精礦,為實現貧礦和富礦分磨創造了條件。2006年,跳汰尾礦含錫、鉛、鋅品位由原來的0.15%、0.11%和0.70%左右分別降至0.08%、0.08%和0.40%左右;跳汰對原礦的丟廢率也由原來的18~22%提高到25~30%。
在此基礎上,再應用改造型雙室鋸齒波跳汰機取代原來的螺旋溜槽處理細粒級礦石,它與雙室跳汰機取代單室跳汰機結合,形成中細粒礦石聯合丟廢技術,2006年底改造投產后,進一步提高了前重丟廢率,降低了金屬的損失率,使得長坡選礦廠如今前重丟廢率由原來的39%提高到50%以上,錫、鉛銻、鋅金屬損失率分別由11%、13.5%、17.5%降低到7%、9%、12%左右。
——探索應用了高效分級設備---德瑞克細篩,結合雙室雙傳動鋸齒波跳汰機工藝應用,實現了貧富分磨,優化了磨礦工藝,減少了錫石過粉碎,取消抬浮搖床系統,簡化了流程,大幅度降低了選礦成本。
在大廠選礦史上,錫石過粉與硫化礦欠磨是一對長期存在的矛盾,針對這個矛盾,科技工作者們探索出對錫石粗收早收的選礦方法,其中粗粒錫石的回收以臺浮工藝最為成功,此方法比用高頻細篩分級防止錫石過粉碎,集中錫石到后重搖床回收的效果更佳。但在火燒礦石中,錫石晶體嵌布粒度非常細,并有較大一部分呈浸染狀嵌布于脈石中,采用抬浮搖床系統回收的錫精礦品位低,回收率也大幅度下降,而且螺溜-臺浮系統流程復雜,藥耗較大,導致選礦成本大幅度增加。鳳凰分公司經過長期的探索和生產實踐,探索出美國德瑞克公司出產的一種先進的高科技產品---德瑞克細篩,篩分效率高,較適合火燒礦細粒級礦石分級應用。雙室雙傳動鋸齒波跳汰機產生的兩種毛精礦經貧富分磨后,磨礦產品用德瑞克細篩分級,篩分效率由普通高頻篩的85~88%提高到90~94%,篩上-0.3mm粒級產率也由18~21%左右減少到3~5%,進入磨礦閉路循環中的返砂所含合格粒級的產率減少了約15個百分點,從而大大減少了合格粒級礦粒的循環磨礦量,有效地防止了合格粒級礦粒再磨泥化,也即是大幅度地減少細石過粉碎。
改造型雙室雙傳動鋸齒波跳汰機與德瑞克細篩的成功應用,有效地減少了錫石過粉碎,從而順利地取消了流程復雜、藥耗大、指標差、操作條件差的螺溜-臺浮系統,在原礦品位大幅度降低的不利情況下,將錫石富集到后重搖床統一回收。與2004年相比,2006年錫回收率提高了6.27個百分點,裝機容量減少了136 Kw,藥耗減少了5.9元/噸原礦,大幅度提高了生產指標,降低了生產成本,改善了操作環境。
在以上各項技術的綜合應用下,鳳凰分公司終于成功地開發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選別細脈帶礦石的辦法——“難選火燒錫多金屬貧礦選礦關鍵技術研究與應用”,該項技術的應用,在原礦品位降低的情況下,與2004年相比,2007年1~6月錫、鉛銻、鋅回收率分別提高了2.83、8.36、5.77個百分點,日處理能力由1700噸/日提高到2000噸/日,選礦成本也大幅度地下降,兩年多來累計創造經濟效益2739萬元(按集團公司內部價計算)。經過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有關專家鑒定,該項技術具有明顯的創新性,而且整體技術已經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為處理同類型礦石的礦山企業探索出了一個低成本高效益的火燒貧礦選礦方式。
2007年11月11日
2008-06-16
JT5-2S跳汰機在廣西華錫的實戰成果
更新時間:
來源: 點擊數:
50
當前分類:公司新聞
全部評論()